10月10日,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公布了关于”经营管理签证”申请条件的重大调整,新规自公布当日起,将于10月16日正式实施。这一变动在日本华人圈及留学生创业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
此前,申请经营管理签证只需满足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日元即可在日本设立公司。而根据最新规定,注册资本门槛将大幅提升至3000万日元。同时,申请人必须雇用至少一名日本国籍、日本配偶、永住者、永住者配偶或定住者作为正式员工。此外,申请人本人或所雇用人员中需至少有一人具备日语能力N2以上水平;申请人还需拥有三年以上的经营管理经验,或具备经营学、商科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历。提交的事业计划书必须经过中小企业诊断士等专业人士审核确认,且办公场所与家庭住址共用的情况将不再被认可。
对于已持有经营管理签证的人士,日本政府给予三年过渡期,期间须逐步满足新规要求,否则2028年起将无法续签。这意味着未来希望通过创业方式在日本获得签证的申请人,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还需具备实际经验、语言能力以及明确的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管理签证设立的初衷是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日创业,激发经济活力并带动就业。然而近年来,该签证在实际执行中逐渐出现被滥用的现象:部分申请人仅为获得在留资格而设立”空壳公司”,实际并无真实经营行为,仅满足最低资本金要求。一些中介机构甚至协助客户编造事业计划书、伪造经营数据,形成灰色产业链。此次改革正是为了清理虚假申请,确保签证制度服务于真正具备经营意愿与能力的群体。日本官方认为,原定的500万日元注册资本过低,难以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投资者,因此通过提高门槛来强化审核。
此次政策收紧对希望通过创业换取签证的人群影响显著。过去,不少留学生或持有技术类签证的人士会选择以较低成本成立公司并申请经营管理签证,而今后这一路径将难以走通。对于依赖中介”代办”的申请人而言,风险进一步加大—-缺乏真实业务、无员工、无稳定资金流的公司,在续签或审查时很可能被直接拒绝。
因此,有意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创业者,必须提前做好资金与架构规划。需注意的是,3000万日元注册资本并非要求立即全部投入运营,而是作为公司运营的资金保障。例如,用于购买投资性房产并开展经营也符合要求。同时,申请人应准备具有可行性的真实事业计划书,并寻求专业人士评估,避免通过购买空壳公司或伪造材料等”捷径”申请,否则一旦查出虚假经营,不仅面临签证取消,还可能被禁止入境长达五年。
从500万日元到3000万日元,不仅是金额的变化,更反映出日本政府在引进外国创业者政策导向上的转变:从广泛吸引所有外国投资者,转向精准吸纳那些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高质量人才。对真正具备实力与计划的创业者而言,这一调整或许意味着更公平的环境与更多的资源倾斜,因为虚假申请者将被排除在外,留下的竞争将更集中于真实能力与项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