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大阪世博会最初喊出的口号吗?—-“并ばない万博”,意为不用排队的世博会。可随着会期进入尾声,现实却彻底走向了反面:如今别说”不用排队”,就连排队的机会都没有了,成了名副其实的”並べない万博”。
临近闭幕,会场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据日本媒体报道,最近单日入场人数屡破纪录,9月21日更是达到22万以上,累计参观人数突破2000万。但人潮汹涌的背后,是许多持票者连门都进不去的窘境。
主办方原本推行预约制以控制人流,结果系统频频”满员”,不少人即便手握通期票,进入九月后也完全预约不上。更有人早已订好机票酒店,临行前才发现无法预约入场,进退两难。目前九月和十月的名额已全部爆满,约有134万张已售出门票面临”无效化”风险,且不予退票。
一位来自爱知县的家庭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他们本想带曾参观过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父亲重温记忆,却因母亲的预约迟迟无法成功,导致全家行程搁浅。老人无奈感叹:”演唱会买了票就能进,世博会怎么有票都进不去?”这句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更讽刺的是,这场本应创造美好回忆的盛会,反而成了家庭矛盾的催化剂。有人为了刷预约熬夜到凌晨,失败后情绪失控与家人争吵;也有夫妻互相指责对方准备不足。日本媒体甚至出现了”万博夫妇喧嘩”这样的新词,足见事态之严重。
民众的愤怒在网络上爆发:”这简直像诈骗!”“通期票白买了!”“既然有人数限制,为什么不早说?”“东京迪士尼都比这强!”……
从”不用排队”到”无法入场”,大阪世博会的信誉落差令人咋舌。问题根源或许在于两方面:一是主办方高估了实际接待能力,在数字化管理与人流疏导上准备不足;二是过度宣传”无忧体验”,却未如实告知高峰时段的限制风险,导致公众期待与现实严重脱节。
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购票不等于获得入场权利。如果运营方无法兑现基本承诺,再光鲜的盛会也难逃舆论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