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中国人在日伪造在留卡,非法获利7500万日元!在日华人,你还敢相信“走捷径”吗?

2025.05.19 | 日本签证

近日,一起横跨中日两国的特大伪造证件案引发社会震动。东京警视厅国际犯罪对策课宣布侦破非法在留卡制造网络,涉案的杜某(35岁)与李某(36岁)均系中国籍无业人员。令人震惊的是,两人仅用五个月时间就通过地下渠道牟取暴利超7500万日元,其犯罪手法暴露出跨国犯罪的复杂生态。

经警方调查,该犯罪集团采取”云端接单+实体生产”的新型犯罪模式。嫌疑人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招揽客户,在东京都大田区民宅内搭建专业制假工坊。现场查获的设备不仅能仿制日本在留卡、My Number卡等官方证件,甚至可伪造七国不同版本的身份证明文件。更值得注意的是,办案人员在取证过程中发现近万份涉及日本国民与外国人的个人信息资料,其中部分敏感数据疑似通过国际网络从中国境内传输而来。

从犯罪时间轴来看,这个地下工坊自去年11月启动后,平均每天产出伪造证件达50张。每张假卡以1万日元的黑市价流通,主要流向越南、斯里兰卡等外国非法滞留者。这种暴利模式使得该团伙仅用150天就达成相当于普通日本上班族20年收入的非法所得。

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第73条,此类犯罪行为将面临最高可判处十年监禁或百万日元罚金的严厉处罚,且必然伴随强制遣返并限制再入境。若查实存在跨境犯罪组织背景,涉案人员还将面临”组织犯罪处罚法”的追加指控。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网络空间仍存在大量”代办签证”“学历认证”等灰色服务,这些业务往往涉及伪造公文印章、制作虚假纳税证明等违法行为。

此案带来的社会冲击远超案件本身。部分日本网民在新闻评论区发出”在日外国人是否都持虚假身份”的尖锐质疑,这种舆论风向直接损害了遵纪守法华人群体多年积累的社会信誉。事实上,两名嫌疑人最初均以技能实习生身份合法入境,却因贪图捷径自毁前程,其教训值得所有在日同胞深思。

对于在日华人而言,此案犹如一记警钟:任何涉及身份文件的”便利服务”都可能触碰法律红线。无论是求职应聘、租房签约还是行政手续,务必坚持”三合法”原则—-身份合法化、工作正规化、生活透明化。须知在法治社会,投机取巧换来的从来不是捷径,而是通往监狱与遣返的单程票。